邮箱:678tiyu@rescuedinsanity.com
手机:13800000000
电话:400-123-4567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发布时间:2024-07-31 13:47:45 人气:
678体育app安卓版24招生 北京建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唯一的建筑类高校,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工作先进高校和北京市确定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精英良才,服务国家和首都城乡建设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领域、科研方向,完整构建“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全层次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拥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龙头学科优势进一步提升,工科整体优势进一步凸显,70%位列B档次。“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北京市第三批重点建设马院。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秉承学校特色和优势资源,本着“培养人才、服务首都、面向城市”的发展思路,以“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为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学科建设重点,以城市发展理论与建筑文化为研究特色,在研究平台、科研团队、项目申报、成果积累等方面凝聚方向,加强建设。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6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五个一批”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6名,形成了结构合理、勇于开拓的师资团队。本学科建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市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与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形成了以建筑伦理、城市空间文化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同时,本学科以承担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课题为研究载体,形成了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和科研成果,为北京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旨在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该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进程、成果、趋势为研究对象,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与基本规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思想教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思想教育规律的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综合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研究思想教育活动规律,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服务。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主要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党和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是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研究方向。
本学科旨在培养研究生掌握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学科前沿进展与学术动向;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与学校优势特色方向相结合,具备独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从事思想理论课教学与基层思想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本学科密切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注重将数学理论与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 与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重点学科中的问题相结合,开展相关数学学科的系统化建设,研究 范围涉及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形成了生物数学、偏 微分方程理论及工程应用、大数据建模及应用、应用数理统计及应用基础研究等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2010年获批数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14年通过数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的专项评估。2016 年获批“建筑结构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9年获批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分布合理,勇于创新开拓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45人,其中,海外教授5人,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4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兼职研究员2人,兼职副研究员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人。学科带头人担任相关学会的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务,并担任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2011年获批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非线性动力系统建模与分析”。
本学科将数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重大科研成果。2008年,“冲击爆炸作用下重要目标毁伤效应及防护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地区退化森林植被生态恢复(CRRM)的模式理论与三北技术”于2009年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010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环境演变与种群演化的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不同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变和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及其传染病时空演化动力学理论及方法”先后于2008年和2014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本学科旨在培养研究生掌握坚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对研究方向的前沿进展与动向有一定了解;注重将数学理论与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方向相结合,具备从事独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针对实际问题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
本学科设置于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2003年成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得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本学科瞄准北京市和全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尤其是针对北京和城市近年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城市环境和生态方面面临的众多突出复杂问题,以自主创新、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指引,支撑学科建设和发展,在多年科研积累的基础上,围绕节能减排、海绵城市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污水处理、城市环境生态修复、污染综合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城乡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技与实际应用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
本学科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6个,省部级优秀育人团队1个,省部 级学术创新团队3个,在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9人,副教授25人,其中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青年北京学者1名、北京市长城学者2名、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2名、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和青年 拔尖人才5名,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
近5年,本学科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课题50余项,教育部科技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6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53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0部,申请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
本学科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拥有“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电子废物资源化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北京市可持续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基地,为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研究平台。价值8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可用于开展水环境、大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流体、化学、计算模拟等实验研究。此外,本学科特别重视“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同首都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重大需求紧密相连,与许多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建设了多处实践教学与科研基地。目前,本学科与荷兰、德国、日本、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专家学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关系,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本学科致力培养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所需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利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方法与手段解决本学科领域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在从事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及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承担本学科领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拥有国际视野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本学科设置于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本学科始于1907年京师初等工业学堂金工科,是学校最早设立的4个本科专业之一,是首都唯一以城市建设智能装备和城市轨道车辆为特色的学科。该学科领域主要围绕城市建设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复杂机电系统服役性能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应急救援及再造智能化装备理论与技术4个特色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形成了一批对行业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和教学条件,拥有先进而齐全的试验与检测设备,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和“建设机械与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本学科拥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0人,副高级职称24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5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省部级百千万人才4人,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2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省杰青1人,长城学者2人,市教学名师3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青年拔尖人才3人,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等,聘请50余名国内外重点企业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导师。本学科已形成校内省部级科研平台、检测机构、校外合作基地为支撑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已与京城重工、永茂建机、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京港地铁运营公司等19家北京市著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先后建立了20多个实践基地,可实现综合知识结构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学科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美国奥本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意大利乌迪内大学以及里昂国立技术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5年,承担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包含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150余篇被SCI、EI等收录;出版专著15部;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
本学科设置6个招生研究方向:(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机械电子工程;(3)机械设计及理论;(4)车辆工程;(5)高端装备智能运维;(6)工业工程。
本学科着力于培养掌握机械工程领域行业所需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拥有国际视野,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学科设置于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主要研究自动控制、检测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人工智能相关理论及算法,并研究其在智慧城市和建筑领域的应用。本学科始建于1979年,研究生教育始于2005年,是全国高校最早开展智慧城市和智能建筑理论与技术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近40年来,为首都城市建设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目前本学科具有招收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已形成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以城市与建筑信息化技术、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技术为专业特色,人工智能理论、控制理论、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学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新工科联盟机器人工程专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电气节能分会常务委员单位。学科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0人。学科拥有1名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名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3名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1名入选北京市教委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1名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科研究生导师中8人分别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新工科联盟机器人工程专业副主任委员等。
本学科依托两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即“机器人仿生与功能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建筑大数据智能处理方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科建设。本学科拥有校级、院级科研团队和智慧城市信息化研究所,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可有效保证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培养。本学科拥有“面向智慧城市中时空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两个北京市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中心”于2007年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且于2013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北京市验收;“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1年通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证;“智慧城市虚拟仿线年获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此外,本学科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多个创新实验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能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良的研究环境。
近年来,本学科研究生导师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及企业项目等60余项;近5年到校经费5000余万元;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获国家发明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以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励多项。
本学科设置5个招生研究方向:(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系统工程;(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5)生物信息学。
本学科面向智慧城市数字化工程理论与技术、建筑节能与安全监控理论与工程、智能机器人与系统、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算法等领域,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创新性地解决 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678体育app安卓版,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范围广,就业质量 高,近几年就业单位主要是国家和北京市各大建筑设计院、研究院、大学、设计公司,以及北京市各大 科研院所、机关单位,部分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自主创业或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就业。
本学科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本科专业“建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自1996年起已连续5次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学士、硕士)教育评估,2019年5月再次通过建筑学专业(学士、硕士)教育评估,获得6年最高有效期;建筑学专业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获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本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全国建筑学学科评估中始终名列前20%。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5月,作为主干学科,支撑学校获批“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建筑学获批与清华大学共建,并获得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018年建筑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设立北京市属高校唯一的院士工作站。
本学科学术队伍由一批知名教授、学者组成,拥有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等4支省部级科研教学 创新团队以及19个高精尖创新团队,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引进中国工 程院院士崔愷为院士专家工作站首位进站院士;聘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杰为学院特聘院长;引进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建筑领域最高奖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胡越,以及行业一线知名建筑、规划专家 徐宗武、高晓路、单彦名等。为全面提升师资队伍产学研融合与校企共建水平,本学科聘请了包括全国 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邵韦平在内的69名校外导师,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 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设计单位,其中多数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总建筑师、主任建筑师,以及在京著名建筑事务所的主持建筑师。
本学科拥有大量国内外专业图书、期刊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先进的研究设备。本学科与德国、俄 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建筑类院校相关学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 关系,每年进行教师和研究生的设计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更快地使学生掌握国内外建筑发展动态。
本学科起点高、影响大,注重实用、提倡创新,目前已形成以建筑学为主体的土木、环境、测绘、管理等工程学科集群,形成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完成多项全国各地及北京市重要建筑工程设计,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示范工程、华夏建筑科技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创新设计奖等专业奖项50余项,出版了大量研究专著和论文,学科建设成绩斐然,综合实力处于北京高校同类学科的前列。
本学科设置4个招生研究方向:(1)建筑历史与理论;(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3)城市设计;(4)建筑技术科学。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秉承北京建筑大学“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行业、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创新意识、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术性与职业性兼顾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本学科方向设置在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招生方向为绿色建筑热工环境和建筑碳中和科学与技术。本学科方向的本科专业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与“热能与动力工程”,其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热能与动力工程”为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本学科方向围绕城市对建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利用系统工程学思想研究低碳建筑理论、建筑能源优化配置方法、建筑节能新技术、建筑人工环境营造科学与技术,提高建筑能源综合高效及智能化利用水平,降低建筑能耗与碳排放,解决建筑用能系统优化、节能低碳建筑的设计建造和既有建筑的节能低碳改造过程中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
本学科方向现有省部级科研基地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可为行业领域高级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本学科方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5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北京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青年海聚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青年拔尖人才3名,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近年,本学科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
本学科方向利用北京市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建筑能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与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为建筑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级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学科方向重视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强调学科协同、理论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不断扩大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目前已和美国、法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及港澳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所建立了稳定的学术联系和科研合作。
本学科方向致力培养掌握建筑科学技术行业与领域所需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利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方法与手段解决本学科领域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在从事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本学科领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拥有国际视野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本学科设在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和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在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前20%水平,为北京 市一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土木工程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近年来围绕智慧建筑工程、地下空间、绿色低碳建筑与材料进行了广泛的交叉 研究和探索。市政工程于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本校第一个招收研究生的学科。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市政工程为北京市特色专业。以上三个专业全部通 过教育部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并全部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现有教授29人,副教授42人,讲师40人,其中包括教育部高层次人才人才4名,北京学者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1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名,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1名,长城学者2名,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科技新星2名,北京市拔尖人才5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0余名,国家级学术创新团队2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6个。本学科还聘请数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全国知名设计研究院所高级专家作为研究生导师。
本学科有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配有各类先进的科研及检测设备。现拥有北京市高校“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等五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成国际领先的大型多功能4×60吨振动台阵实验室。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搭建了良好平台,实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学科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声誉,近5年来主办土木建筑热点问题、交通基础设施与材料国际会议(TIM)等系列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建筑垃圾与城市发展”大会3次。每年聘请国内外专家和期刊副主编或编委到学校做学术报告或讲学100余人次,每年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约报告10余人次,每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200人次,国内学术会议近300人次。本学科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678体育app安卓版,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法国、波兰、亚美尼亚等国家院校的相关学科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美国奥本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合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项目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90余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30项,主持国家重大水专项1项,经费近八千万元。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奖励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项。近 5 年,获国家级项目 46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 项,主持省部级科技奖励 20 余项。
本学科设置5个招生研究方向:(1)岩土工程;(2)结构工程;(3)市政工程;(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5)桥梁与隧道工程。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在土木工程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且具有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本学科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和中央在京各大设计研究院,以及科研、开发、施工、监理、房地产公司和政府机构等建设相关单位。随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项目的突破,本学科硕士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很好的声誉,得到行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本学科设置于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学科肇始于1936年,经过八十余年的建设,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已发展成为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流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北京市重点学科,目前拥有4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授权点(领域)、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3年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第一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华盛顿协议),2016年入围“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9年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5人, 96%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10 人,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20余人,包括国家高层次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测绘 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北京高创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
学科有2位教授分别担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秘书长和教育部测绘类专业教指委委员,6位教授分别担任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等一级学(协会)理事,同时聘任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相关领域国内外著名专家为客座教授。
本学科设有 “教育部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实验环境,实验室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专业设备总价值近亿元,处于国内同类学科领先地位。
近年本学科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科研项目200余项,年到校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678体育app安卓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80余项,主持编写国家标准10部。
学科面向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形成了城市高精度测绘与导航定位、城市典型地物要素与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城市运行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数字建筑遗产与虚拟修复等四个具有鲜明“城市+建筑”特色的学科方向,学科竞争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本学科设置3个招生研究方向:(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2)摄影测量与遥感;(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 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能够在自然资源、测绘、交通、城建、规划等国民经济建设 领域、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教育、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设计、规划管理、科研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设置于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和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2006年成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围绕交通基础设施与新材料、高性能沥青路面材料、城市交通系统智慧监测与运维、交通大数据分析与实践、智能网联环境下的交通系统感知与仿真、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轨道交通车辆的智慧检测与优化设计等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学科在京津冀及全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本学科共有硕士生导师74人(含来自国内著名科研院所的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校外兼职导师4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2人,博士生导师6人。专任教师中拥有教育部国家级人才1人,北京学者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长城学者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本学科各研究方向都由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教授作为研究方向带头人,组成了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2022年本学科的“未来城市韧通基础设施”成为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2010年本学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成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011年本学科的“城轨车辆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自牵引技术” 团队成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本学科人员有较雄厚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在国内外沥青路面材料研发与病害治理及预防性养护、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智能网联运输与运载工程等方面形成一定地位和影响力。
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和教学条件,拥有先进而齐全的试验与检测设备。本学科的实验研究条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搭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平台,学科近5年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相继开发和引进了多个大型综合试验系统,组建了道路材料、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等综合试验室。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通用航空技术北京实验室”、“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建筑安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筑结构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学科支撑平台为研究生提供了最先进的研究设备、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和研究环境。
本学科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其他省、部级科研与教研成果奖近4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SCI、EI、ISTP等收录;承担10余项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0余项省部级项目, 10余项国际合作资助项目,近五年科研经费达到3000余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265万元。
本学科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美国华盛顿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德国Wupptal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日本武藏工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以及里昂国立技术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学科设置3个招生研究方向:(1)道路与铁道工程;(2)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所需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研究生主要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互联网+智慧交通企业等从事交通运输工程与车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设计制造、检测、维修和管理工作。
本学科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突出的办学特色。2001年招收首批五年制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2005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010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2013年分别首次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学士)评估、城市规划专业(硕士)评估,2019年入选首批北京市一流专业,并以优秀等级通过第三次本科教育评估;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以优秀等级通过第三次研究生教育评估。
本学科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除专任教师外,另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等在京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兼职导师多人。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8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获省部级奖项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曾多次获得北京高校课程思政 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北京市城市规划学术创新团队、校级教学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
建筑类院校相关学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交流、学术讲座和科研合作,使学生 更快地掌握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多年来,城乡规划学科秉承“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专业培养主旨,围绕“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 国家培养了大批服务城乡建设领域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城市更新、韧性城市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高度影响力、显示度和示范性的科研成果。
本学科共设置4个招生研究方向:(1)区域发展与规划;(2)城乡规划与设计;(3)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4)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素质高,专业素养好,身体健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从事本学科领域的应用型研究,胜任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具有交叉学科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本学科注重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位获得者将掌握坚实的城乡规划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规划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城市设计等规划设计和理论研究等的能力以及熟练的专业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
本学科设置于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1998年获批管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学科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为依托,以服务首都城市建设与管理为目标,为北京城市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学科共有专任教师34名,其中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15人,7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拥有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双师型教师13名。专任教师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等多项荣誉。设有绿色建造研究院、城市管理研究院、工程法律研究院、工程管理研究所、经济管理与人居环境研究所、经管实验中心等机构,为学科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教学平台。近5年,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90余项,其中国家及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课题经费总计1500余万元。
(1)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法律。以工程经济与管理知识为平台,侧重于项目投融资决策、绿色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工程项目实施控制理论与方法、建筑业发展法律保障和工程建设全过程规范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2)建筑信息化与建筑供应链管理。以当前先进信息技术为基础,重点关注工程项目智能感知与大数据环境下的协同决策、BIM技术与虚拟建造、智能建造、复杂网络理论的供应链管理、建筑供应链应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3)城市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研究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重点关注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PPP)、地下综合管廊开发与利用、智慧城市和城市更新、住宅产业化、特色小镇及流域治理等领域的研究。
本学科和美国奥本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英国雷丁大学、英国亚伯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开展联合办学,研究生经过选拔有获得交流的机会。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能够掌握坚实的工程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的能力,能正确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工 程技术方法,解决工程项目建造、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毕业 研究生可在建设行业内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科研机构、建筑及房地产企业等 单位工作。毕业研究生很多应聘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北京住总集团、中粮集团、万 科地产、首创地产等大型企业工作。同时,有部分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本学科设置于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2005年获批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07年获批企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0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同年获批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毕业研究生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本学科师资队伍共3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北京市长城学者1名,拥有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估价师等双师型教师8名。近五年,教师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及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到校科研经费总计500多万元,出版专著60多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
(1)企业管理。本方向以企业管理理论基础,依托建筑与房地产行业背景,对建筑与房地产企业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信息化管理等领域开展研究。
(2)技术经济及管理。本方向以经济学、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信息与系统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数学、计算机软硬件为分析方法与工具,以建筑和房地为行业背景,侧重研究工程项目投融资、房地产经济、工程财务分析、风险管理和财务决策、项目评价与投资决策、技术创新问题,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工程建设经济活动和项目投融资提供高效的、最佳的效益分析理论、方法与手段支持,为科学决策服务。
(3)供应链管理。该研究方向将精益思想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结合应用于建筑业,解决建筑行业粗放式管理方法,构建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及体系,减少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的浪费等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建筑业的供应链成本,促进建筑供应链的结构优化,进而提高我国建筑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及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本学科已经与云林科技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英国亚伯大学、大葉大学等开展境内外合作办学,学生经选拔有机会获得交流。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掌握坚实的企业管理、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供应链管理等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具有创新能力并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管理类专门人才。毕业研究生可在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科研机构以及企事业等单位工作。
设计学是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本校2006年增列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011年对应调整为设计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本学科以2010年设置的艺术设计专业(2012年对应调整为环境设计专业)为基础支撑,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历史可追溯至1984年增列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学科建设历史悠久。主要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建筑遗产保护等学科开展交叉建设,以校内相关的教育部、北京市等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为平台,开展设计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
本学科拥有一支善于设计创新、结构良好的高水平学术队伍。除专任教师外,借助在京知名行(企)业和高校资源优势,聘请了20余位有学术和行业影响的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开展联合培养。本学科具有良好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条件,具备工艺系统配套、设备先进的设计、实验、艺术创作等环境,国内外专业图书、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等资源丰富,研究生在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设计学理论研究和专业实践。2008年成为“建筑与环境模拟(设计)实验中心”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支撑学科;2009年成为“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共建学科;2010年成为“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的共建学科;2011年成为“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共建学科;2012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关联学科;2014年成为国家级“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支撑学科。2018年建筑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计学成为其关联学科。
本学科与一带一路建筑类高校联盟相关学科,以及研究方向相关知名企业、国内高校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持定期的交流,使研究生更快地掌握学科发展动态。本学科针对硕士研究生,采取与行(企)业广泛合作的培养方式。本学科毕业研究生可侧重在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文化创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艺美术等领域中,从事较高层次的专业设计及其理论研究、设计艺术创作、项目开发及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学科共设置4个招生研究方向:(1) 环境设计;(2)视觉传达设计;(3)展示设计;(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理论思维能力和学术研究素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在研究方向上聚焦科技发展前沿与社会重大需求,把握设计学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的历史与发展规律,了解国内外设计学学科及研究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全球战略视野、知识经济理念、信息时代思维、创新进取精神的设计学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师资力量。
本学科为交叉学科,以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为核心,主要依托建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开展联合建设,强调建筑遗产保护的应用理论与工程技能的紧密结合。在知识构成上以建筑学为主体、兼有测绘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科知识和历史学、考古学等文科知识;在技能训练上以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能力为基础,注重建筑传统技艺的传承与现代高新技术的引用,提高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整体水平。
“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6年支撑学校获批“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筑学、土木工程学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2015年列入国家文物局“金鼎工程”文博人才提升计划。
本学科除专任教师外,另有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单位兼职导师多人。已开展的研究和实践,涉及我国城乡建成遗产保护工作的全方位全链条,聚焦世界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城市历史建筑、大遗址及考古遗址公园,开展文物保护修缮设计,建筑遗产活化利用设计,大遗址保护与展示规划等众多研究与实践。近年来取得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累计完成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委托项目200余项,获国家文物保护奖、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
学科依托的科研平台包括“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单位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建筑遗产实验中心、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等。学科与中国建筑图书馆共建,拥有国内最多的建筑类孤本、善本图书及北京古城和建筑的历史图档资料。
本学科设置4个招生研究方向:(1)建筑遗产保护理论;(2)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3)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4)建筑遗产环境保护工程与技术。
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培养创新人才,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工程的科研与设计能力,能够从事建筑遗产保护领域较高层次的理论研究、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工程实施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学位点设置于理学院,于2019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依托于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和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2022年获批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借助学校土木、建筑等优势学科,着力培养城乡信息化领域懂建筑、重基础、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开始招生,结合智慧首都建设对新型建筑人才和复合信息人才的需要,着力培养开拓创新的数学专业高层次人才。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分布合理,勇于创新开拓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45人,其中海外教授5人,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4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兼职研究员2人,兼职副研究员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人。学科带头人担任相关学会的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务,并担任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2011年获批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非线性动力系统建模与分析”。
近年来,本专业学位点教师主持和参加4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千万余元,其中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科技部重大专项1项,国际合作 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北京市教委联合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论文,其中SCI、EI检索100余篇;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林学会2009年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 术二等奖、2022年贵州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近10项省部级奖励。
本学位点共设置3个招生研究方向:(1)环境与灾害统计;(2)大数据分析;(3)经济与社会统计。
本学位点旨在培养研究生掌握坚实的统计学基本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好地理解本专业学位领域科研文献的能力以及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实际领域的应用统计工作,解决社会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
本学位点设置于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03年起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2008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2020年开始招收法学(国际工程法)实验班并开展法学双学位教育,2021年开始与中国政法大学开展法学专业双培计划,2021年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本学位点依托学校特色,秉承“进主流、倡复合、强应用、创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首都 城市战略、服务国家城乡建设发展法治化进程”办学定位,创新“法学+工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法律理论基础和熟练法律实务技能,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专门 人才。本学位点具有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质量好、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中6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8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50%以上为双师型人才。本学位点教师队伍主要毕业于中国 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法学名校,大部分教师拥有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本学位点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社科基 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中国法学会项目等重要课题,承接住建部、民政部、北京市 住建委、北京市综合执法局、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委托的各类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出版各类专著、教材三十余部,在《政坛》《比较法研究》等法学重要刊物上发表有影响力的高质量学术论文百余 篇。本学位点在房地建工领域具有突出优势,设有工程法律研究院,汇聚多位工程法领军人物,参与《建 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示范本文)》等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 件的制定或者修订。
本学位点发挥首都北京的地缘优势与学校深厚的行业资源,整合来自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等单位的资深法律实务人士共同组成校外导师团队,与校内教师联合培养法律硕士学生。学校与北京市各级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共建实习基地,为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与平台,提高学生实务能力,确保实习质量。同时,建设有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多媒体教室等专业教室,拥有北宝、Westlaw等数字实训教学软件和中外文数据库以及丰富的中外法学相关专业图书资料。
本学位点力求培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专业工作的能力的高水平法律人才。近年来,本学位点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均处于优秀水平,就业率接近100%。与本学位点相关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下设的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法律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率100%。本学位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强,在公检法、工商、税务、住建等领域从事公务员工作,或者在中建、中铁等大型中央企业从事项目管理、工程法务等工作,专业相关性与企业需求匹配度高。
本学位点设置于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年获得“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5年开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以来,本学位点依托学校建筑工程学科优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持社工专业本色的同时,形成了社区营造、社区规划和社区建设的专业特色。
本学位点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乡村建设及城市管理等领域对于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突出培养应用型高级实务社工人才,大力创新培养模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及城市保护与更新,如北京市乡村振兴项目、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及传承项目、北京西四北古都风貌整理与复兴、城市副中心通州南大街复兴规划等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通过理论探讨、课题研究、境内外实习、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体悟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提升专业技术和能力。本学位点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社会工作学习和研究平台,曾获国家级挑战杯大赛北京市特等奖、国家级三等奖、北京建筑大学优秀教学奖和北京市西城区社会工作奖励多项,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了一批专著和特色专业教材,发表了15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本学位点学术队伍由一批校内外较为知名的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通过选派,社工系教师前往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南威尔士大学等境外高校学习深造,形成了注重本土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科研团队;同时,通过聘任校外的行(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充实师资力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校外专家库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投资200余万元建成现代化的专业个案、团体和社区实验室,同时完备了个案督导室、沙盘治疗室、家庭治疗室等配套设施,开发、建设了北京市丰台区睿达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市悦群社工事务所、北京市亲民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禁毒协会、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月坛街道办事处等多个校外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临床社工训练平台已经初具规模。
本学位点共设置3个招生研究方向:(1)城市发展与社区营造;(2)临床社会工作;(3)社会服务机构管理,是有志于听从心灵呼唤、从事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或者实务工作、修养社工精神品质、提升职业素养、实现专业梦想的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本科考生报考的理想选择。
本学位点致力于培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专业工作能力的高水平社会工作人才。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专业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等。
本学位点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本科专业“建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自1996年起已连续5次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学士、硕士)教育评估,2019年5月再次通过建筑学专业(学士、硕士)教育评估,获得6年最高有效期;建筑学专业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获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本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全国建筑学学科评估中始终位列前20%。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 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5月,作为主干学科,支撑学校获批“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 心”。2017年建筑学获批与清华大学共建,并获得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018年建筑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 学位授权点。2022年设立北京市属高校唯一的院士专家工作站。
本学位点学术队伍由一批知名教授、学者组成,拥有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等4支省部级科研教 学创新团队,以及19个高精尖创新团队,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引进中 国工程院院士崔愷为院士专家工作站首位进站院士;聘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杰为学院特聘院长; 引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建筑领域最高奖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胡越,以及行业一线知名建筑、规划 专家徐宗武、高晓路、单彦名等。为全面提升师资队伍产学研融合与校企共建水平,本学科聘请了包括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邵韦平在内的69名校外导师,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设计单位,多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总 建筑师、主任建筑师,以及在京著名建筑事务所的主持建筑师。
本学位点拥有大量国内外专业图书、期刊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先进的研究设备。本学科与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建筑类院校相关学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进行教师和研究生的设计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更快地使学生掌握国内外建筑发展动态。
本学位点起点高、影响大,注重实用、提倡创新,目前已形成以建筑学为主体的土木、环境、测绘、管理等工程学科集群,形成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完成多项全国各地及北 京市重要建筑工程设计,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示范工程、华夏建筑科技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创新设计奖等专业奖项50余项,出版了 大量研究专著和论文,学科建设成绩斐然,综合实力处于北京高校同类学科的前列。
本学位点共设置4个招生研究方向:(1)建筑遗产保护;(2)公共建筑设计;(3)城市设计;(4)建筑技术科学。
本学位点的培养目标是秉承北京建筑大学“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行业、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良好的建筑师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学位点实行双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为辅的联合指导小组制的全日制脱产培养方式。校内导师负责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并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并帮助选择研究课题。
本学位点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突出的办学特色。2001年招收首批五年制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2005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010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2013年分别首次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学士)评估、城市规划专业(硕士)评估;2019年入选北京市一流专业,并以优秀等级通过第三次本科教育评估;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以优秀等级通过第三次研究生教育评估。
本学位点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除专任教师外,另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在京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兼职导师多人。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8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获省部级奖项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曾多次获得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北京市城市规划学术创新团队、校级教学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
本学位点与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城市规划类、建筑类院校相关学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交流、学术讲座和科研合作,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多年来,本学位点秉承“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专业培养主旨,围绕“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服务城乡建设领域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城市更新、韧性城市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高度影响力、显示度和示范性的科研成果。
本学位点共设置4个招生研究方向:(1)区域发展与规划;(2)城乡规划与设计;(3)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4)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本学位点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素质高,专业素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从事城乡规划领域的应用研究,胜任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具有承担专业工作能力的高层次规划专业技术人才。本学位点注重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位获得者将具有扎实的城乡规划学基础理论知识,独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规划创新能力,并具有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理论研究能力,以及熟练的专业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
本学位点设置于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主要面向建筑业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城市计算、城市综合能源优化调度等领域,培养“城市+建筑”背景的复合型电子信息专业高层次硕士人才。
本学位点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0人,拥有1名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名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3名北京市青年 拔尖人才,1名入选北京市教委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1名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研究生导师中8人分别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 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新工科联盟机器人工程专业副主任委员等。本专业学位点同时聘请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 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泰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百信软件技术有 限公司等知名企业40余位专家担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
本学位点拥有“智慧城市”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器人仿生与功能研究”和“建筑大数据智能处理方法研究”两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拥有“面向智慧城市中时空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两个北京市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此外,本学位点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多个创新实验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能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良的研究环境。本学位点拥有校级、院级科研团队和智慧城市信息化研究所,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可有效保证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培养。
本学位点设有4个专业领域: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人工智能,分别开设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线性系统理论、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等课程,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目前城市建设领域人才培养需求,重视学生在城市计算、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设备优化控制、建筑新能源和城市配电网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四个专业领域均开设专业技术实践类课程。
本学位点面向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和电气工程等领域,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及技能,能够将所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等专业工作的能力。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范围广,就业质量高,近几年就业单位主要为国家和北京市各大建筑设计院、高等学校、设计企业,以及北京市各大科研院所、机关单位,部分学生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就业。
本学位点由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主持建设,2014年获得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由学校最早的本科专业之一发展而来。该学科领域主要围绕建筑工程机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智能控制工程、智慧城市和建筑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了一批对行业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本学位点具有良好的科研和教学条件,拥有先进而齐全的试验与检测设备,“北京市建设机械与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器人仿生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分别于1990年、2011年和2015年通过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证。
本学位点拥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0人,副高级职称24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5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省部级百千万人才4人,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2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省杰青1人,长城学者2人,市教学名师3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青年拔尖人才3人,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等。聘请50余名国内外重点企业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导师。已形成校内省部级科研平台、检测机构、校外合作基地为支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学院已与京城重工、北京地铁公司、中联重科和永茂建机等19家北京市著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先后建立了20多个实践基地,可实现综合知识结构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学位点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华盛顿大学、美国奥本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以及里昂国立技术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5年,本学位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160余篇被SCI、EI、ISTP等收录。承担包含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30多项,获得包含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北京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本学位点下设4个专业学位领域:(1)机械工程(085501);(2)车辆工程(085502);(3)智能制造技术(085509);(4)机器人工程(085510)。
本学位点主要培养掌握机械工程领域行业所需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学位点由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主持,由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和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共同建设,2018年由环境工程和测绘工程两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合并而成。环境工程和测绘工程两个专业均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本学位点主要围绕海绵城市建设、可持续污水处理、城市环境生态修复、污染综合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地理信息工程、导航与位置服务等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技与实际应用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
本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基础扎实、技能全面、创新和应用能力强,现有教授34人、副教授51人,博士生导师12人,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30余人,包括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测绘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学者、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北京高创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本学位点有2位教授分别担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秘书长和教育部测绘类专业教指委委员,6位教授分别担任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等一级学(协会)理事,此外聘任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相关领域国内外著名专家为客座教授。
近年来,本学位点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20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申请专利90余项,主持编写国家标准规范10余部。
本学位点拥有“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电子废物资源化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北京市可持续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基地,拥有实验室面积1万余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超过9000万元,可广泛用于开展水环境、大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流体、化学、计算模拟等实验研究。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设置环境工程专业领域(085701),研究方向包括:(1)雨水控制利用与海绵城市;(2)可持续污水处理与资源化;(3)城市环境生态修复;(4)温室气体控制技术。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设置测绘工程专业领域(085704),研究方向包括:(1)工程测量;(2)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3)地理信息工程;(4)导航与位置服务。
本学位点面向资源与环境领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利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方法与手段解决本学科领域实际问题的专业工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城市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自然资源、文物保护、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规划管理、工程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学位点设在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和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2002年获得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原名称)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同年学校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确定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获得“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全国获此荣誉的高校仅有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12所高校。土木水利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近年来围绕智慧建筑工程、地下空间、绿色低碳建筑与材料进行了广泛的交叉研究和探索。
本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现有教授29人,副教授42人,讲师40人,其中包括教育部高层次人才人才4名,北京学者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1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名,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1名,长城学者2名,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 2名,北京市科技新星2名,北京市拔尖人才5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0余名,国家级学术创新团队2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6个。本学位点还聘请数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全国知名设计研究院所高级专家作为研究生导师。
本学位点有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配有各类先进的科研及检测设备。现拥有北京市高校“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等五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成国际领先的大型多功能4×60吨振动台阵实验室。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搭建了良好平台,实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学位点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项目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90余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30项,主持国家重大水专项1项,经费近八千万元。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奖励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项。近 5 年,获国家级项目 46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 项,主持省部级科技奖励 20 余项。
本学位点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声誉,近5年来主办建筑与土木热点问题国际会议、交通基础设施与材料国际会议(TIM)等系列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建筑垃圾与城市发展”大会3次。每年聘请国内外专家和期刊副主编或编委到学校做学术报告或讲学100余人次,每年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约报告10余人次,每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200人次,国内学术会议近300 人次。本学科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法国、波兰、亚美尼亚等国家院校的相关学科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美国奥本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合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设置土木工程专业领域(085901),研究方向包括:(1)结构工程;(2)岩土工程;(3)智能建造;(4)桥梁与隧道工程;(5)道路与铁道工程;(6)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7)土木工程材料。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设置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专业领域(085905),研究方向包括:(1)给水与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2)建筑给排水理论与技术;(3)给水排水工程系统优化;(4)市政工程技术管理与经济。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设置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专业领域(085906),研究方向包括:(1)健康舒适人工环境营造;(2)低碳高效建筑能源应用;(3)城乡清洁低碳能源利用。
本学位点致力于培养在土木水利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且具有承担土木、水利、市政与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工作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随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项目的突破,本 学科硕士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很好的声誉,得到行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本学位点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突出的办学特色。1986年即 在建筑学硕士点下开设园林设计方向,2011年获批风景园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风景园林专 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风景园林学(0834)、风景园林(0953)调整新的专业学位风景园林(0862)。
本学位点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除专任教师外,另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在京风景园林设计单位的兼职导师多人。近5年来,本学位点主持纵向项目3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2项,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项。
风景园林系聘请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终身教授NiallKirkwood教授担任第一届名誉系主任,指导学科 建设。本学位点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开展了硕士研究生交换项目,并多次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等国际顶尖院校的学者来校交流访问,开展暑期工作营、学术报告50余场次。
目前本学位点深度参与建设“北京市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中心、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创新实践教中心、国家文物局人才培养基地等省部级创新平台。
本学位点共设置4个招生研究方向:(1)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2)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3)国土景观保护与生态修复;(4)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科学精神,秉持优良的职业道德,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融合科学与艺术、综合应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具有承担风景园林领域历史理论、遗产保护、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城乡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生态修复、园林工程技术、资源管理等方面专业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学位获得者将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各种专业技能,具有良好专业修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扎实的规划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可在政府部门、规划设计、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和教育等部门或单位从事专业性工作。
本学位点设置于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年获批工商管理类别专业学位授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