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123-4567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400-123-4567
678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邮箱:678tiyu@rescuedinsanity.com

手机:13800000000

电话:400-123-4567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技术文献

678体育官方版app下载安装云南:美美与共的“最炫民族风”

发布时间:2024-09-05 17:04:56 人气:

  678体育官方版app下载安装云南:美美与共的“最炫民族风”民族文化绚烂多姿,往往是我们想到云南时的第一印象。从昆明机场候机厅内不时上演的民族歌舞,到各地赶街市集中常见的多彩服饰,无不重复印证着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元与精彩。

  如果向更深处探寻,万千年来,云南本就是一片民族团结、文化交融的沃土。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是众多民族的共同家园——绵延的历史脉络、丰富的人文景观,无不折射着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轨迹。它也堪称一座生机勃勃、瑰丽烂漫的民族文化大观园,孕育出一体多元、美美与共的奇观。更为重要的是,云南正努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

  云南的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面积的70%,是全国民族工作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在这片各民族交融互鉴的热土,云南正在以其独特的地理格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生动的实践探索,成为展示中国特色解决正确道路所具有明显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破解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一体性密码的绝佳钥匙。

  39.4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云南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的少数民族人口达1563.6万人,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

  云南部分少数民族服饰。在各民族的共同家园里,精美的民族服饰折射出多元文化的绚丽风采与和谐共存的精神

  学者们试图在重重地层中寻找答案。1965年,几位年轻的地质学者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的褐色黏土层中,发现了两颗直立人门齿化石。这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之一,将中国乃至东亚的人类起源时间向前推进到约170万年前。正是这两块门齿化石,“撬动”了人们对云南古人类遗址的关注。数十年来,众多的考古遗址,勾勒出远古云南的“人来人往”。

  开远腊玛古猿(距今1400万~700万年)、禄丰腊玛古猿和蝴蝶古猿(距今800万年)、保山古猿(距今800万~400万年)、昭通古猿(距今620万~610万年),在云南的大地上书写着古猿进化的历史,并最终见证人猿揖别,展示了云南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丽江人(距今10万~5万年)、西畴人(距今5万年)、昆明人(距今3万年)、蒙自人(距今1.4万年)更如接力一般,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创造工具、打制石器,举起人类走向文明的火炬,照亮历史的长夜。

  近400处新石器时古遗址遍布全省的几乎每一个州市,大理银梭岛、剑川海门口、宾川白羊村、元谋大墩子、永平新光、耿马石佛洞等众多遗址,见证了数千年前,各族先民在广阔的滇云大地上迁徙、融合,最终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在青铜时代,云南的青铜器“滇味”十足,不仅显现出高超的手工技艺,更生动地表现出当时的古滇人精彩多元的文化生活。这些以铜鼓、贮贝器、铜枕、铜葫芦笙为代表的“滇青铜器”,既融汇了来自中原地区的青铜器铸造技艺,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格,迸发出勃勃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从晋宁的石寨山、江川的李家山,到楚雄的万家坝、祥云的大波那、滇西的蒲缥,还有滇东的青铜文化,云南拥有一个非常灿烂的青铜时代”。云南大学历史学家林超民回顾了自元谋人以来的漫长历史,向我们总结道:“我们可以看到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云南的历史一直没有中断,可以说,云南的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连续性。”

  林超民提醒我们,要将云南的历史放置于整个中国历史的框架下理解。战国时期庄蹻入滇,其背景就与秦楚之间的“争霸”有关,当时的云南成为战国后期中国走向整合统一过程中的关键地域。秦汉以来,汉文化持续不断地濡染着云南。尤其是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益州郡,更标志着云南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文化、等多方面的协同,呈现出云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一致性”。五铢钱、铜镜、弩机678体育官网页版、汉字、碑刻、印章……这些中原文化的元素在云南涌现。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文字、伦理道德上走向交融,使云南牢牢嵌入了中华版图,云南的案例更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整体性”。

  早在公元74年,“白狼王、唐菆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献上用藏缅语族语言书写的《白狼王歌》,倾诉对汉王朝的仰慕与友好,颂扬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白狼王歌》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团结的产物,有学者誉之为“颂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古第一乐章”。此后的唐宋时期,在南诏国、大理国的治下,云南与中原之间的交流互鉴日益紧密,迄今屹立于苍山之麓的南诏德化碑上,就镌刻着“我自古及今,为汉不侵不叛之臣”的碑文——云南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凝结出越来越坚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种近乎天然的共同体意识,亦与云南的地理特征有关,这里始终是交往、交流、交融的走廊。各民族在此相遇、交融,也为今日的民族版图,埋下游走千年的古老伏笔。

  属于氐羌族系的民族先民,多分在云南北部、东北部、中部、西北部和西部的一些地方,以游牧生活为主,后来逐步发展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各少数民族。这片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高山峡谷,犹如一幅立体的民族画卷,在天地间展开,成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热点区域。

  与氐羌族系相关的民族有纳西族、彝族、哈尼族、傈傈族、普米族、白族等。图为20世纪90年代的彝族人民在过节

  百越族系(壮侗语族)先民,在秦汉时期,广泛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南、滇东南地区。唐宋时期,百越逐渐分化为壮侗语族的各民族,成为傣族、壮族等民族的祖先。同属百越族系的水族、布依族,则是元明清时期从四川、贵州、两广等地持续迁入的,带来新的文化与活力。

  百濮族系(孟高棉语族)先民,在秦汉时期,长期分布在永昌郡内,闽濮已经集中在今澜沧江中、下游东西两岸,逐渐发展演化出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这些古老的世居民族,活跃于滇南地区,这里低山环绕、宽谷蜿蜒、盆地肥沃,各民族如璀璨群星,镶嵌于山河之间。

  处在几大文化系统交会地带的云南,成为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不同民族在此基础上演化、生长,正是云南民族众多、手足相亲的一个根本原因。

  而在漫长的历史中,众多民族不断融合演化,往往难分彼此。“各民族是兄弟”这样的表述在各民族的起源传说中并不鲜见,相似的语言、习俗、文化观念,更是云南旅行中无处不在的惊喜。

  直到今天,在彝族、纳西族、怒族等民族的家中,都能在家中的醒目位置找到火塘,对火的崇拜可能来自共同的氐羌祖先。拉祜族的创世神话《牡帕密帕》中,葫芦孕育出最早的人类,而类似的“葫芦生人”的传说,广泛流行于彝族、白族、佤族、布依族、布朗族、德昂族等众多民族中。

  在以火腿闻名的诺邓,许多当地的白族人家告诉我们,自己的祖上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他们的祖上原本就是汉人。这个遥远而精确的地名,与明初的“调北征南”紧密相关,而在数百年后,“应天府”早已成为众多云南人共享的“祖源地”。云南民族大学的杨文顺教授就是白族,“白族人家的家谱或墓碑上确实会标识祖籍,这些中原地名的背后,有的是出于对中原文化的仰慕,有的则与历史上的移民融合有关。”

  交流融合,正是云南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云南的少数民族,宛如五彩斑斓的锦线,编织成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分布图景。作为各民族的共同家园,云南的每一个角落都铭刻着各民族的历史足迹和文化印记,每个地方都呈现出多民族共同生活、团结共荣的和谐乐章。

  众多民族在云南相遇、融合,将这里打造为一处天然的“民族文化大观园”。在各民族共同生活的肥沃土壤上,云南形成了独特的风土人情,各民族多元精彩的民俗、节庆、建筑、饮食、舞蹈……都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

  究其根本,云南的气候与地形多样复杂,既有崎岖坎坷的崇山峻岭,又有点缀其间的河谷平坝。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不同的民族发展出不同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在高原地带,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在雪山之下吟唱着悠扬的牧歌,而在平坝、河谷中,汉族、白族、壮族、傣族等则在诗书礼乐中耕读传家。

  在平坝宽广肥沃的大理,白族的合院舒缓而幽静,演化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跑马转角楼等不同形式,青砖灰瓦承托起飞翘的檐角,高耸的照壁上悄然透露出主人的姓氏秘密。

  巍山至今保留着家人去世后要张贴三年挽联的传统,从书法到文字,都保留着强烈的中原色彩。在沙溪678体育官网页版、喜洲,许多民居的门口都张贴着与中原无二的古老甲马,守护着西南人家的大门。

  在山高谷深的滇西北,彝族以木片铺盖“闪片房”,或以黄土夯筑“土掌房”,在险要的山势中,淳朴的乡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汹涌奔腾的怒江两岸,怒族、傈僳族将住屋架空在陡峭山地上,节省土方量的同时,也创造了“千脚落地”的建筑奇观。独龙族的木垒房轻巧地林立在陡坡之上,临近江水的一侧往往挑空,在雨季可以顺利排走山洪。玉龙雪山的冰川融水哺育了肥沃的丽江坝子,活跃于茶马古道上的纳西族,其民居建筑中就融合了汉族与藏族的特色,“墙倒屋不塌”的大研古城,正是古老民居智慧的体现。

  在滇南的澜沧江流域,布朗族、傣族都居住在竹木结构的干栏式民居中,在重重叠叠的茶园、梯田中,他们以“一芽两叶”或黄牛角的屋脊装饰,标记出自己的文化特色。不同民族共享着相似的经济方式与习俗传统,景迈山中的古老茶林由不同民族共同传承,傣族的泼水节狂欢和布朗族的山康节活动,会在同一天上演。

  在毗邻的元江流域,哈尼先民在起伏的群山中发展出复杂的灌溉系统和连绵的壮观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种元素在这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学者们以“四素同构”来总结哈尼族群众的古老智慧。

  民族文化地理学者陈亚颦认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迈山、哈尼梯田,正是云南各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案例。人与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无形或有形的“制度”,这种制度限制了人们的开发、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也维持了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景迈山就是一个文化治理体系,茶林代代相传,通过文化、制度化,建立了一个和谐的区域。”和谐、克制、传承等关键词,影响了云南人的文化心理,也塑造着云南人的“家园意识”。

  从遥远的“应天府”,从别具特色的各式民居,从茶马古道上的往来贸易,到脚下的茶林与梯田,传统与自然和谐共生,云南人对家园的理解与创造,多元、热烈、精彩。

  广袤而多变的自然环境,同样赋予云南人无数灵感,创造出无尽的节庆、欢腾的歌舞和充满想象力的美食。

  云南的节庆可以让“水火相容”。四月间,泼水节如同一场场甘霖洒落在西双版纳等地,不仅荡涤了城市村舍,更能洗净过去一年的尘埃。

  每年夏季,横断山、哀牢山、乌蒙山等地的各族群众会迎来火把节,炙热的不仅有夜色中的火堆、火焰,更有热情的歌舞和对生命的礼赞。

  除却这两个极具视觉冲击感的盛大节庆,云南热闹而繁多的节日,足以连缀起持续整年的“狂欢嘉年华”。

  白族的男女老少会盛装迎接三月街,琳琅满目的集市,不仅是物资与情感的交流,更是众多民族交融互鉴的见证。

  普米族群众在游山节上“一步望四乡”,也在四弦琴的琴声中跳起一轮又一轮的“羊皮舞”,或在七月十五加入转山的队伍,跟随人们“过水”“过烟”,在狮子山头欢歌竞夜。

  佤族群众通过木鼓节与祖先对话,同样敲响木鼓的还有基诺族的特懋克节,人们在鼓声中跳起大鼓舞、竹竿舞,纪念铁器的创制。

  独龙族会在岁尾年初时,家家挂起彩色的披毯,独龙江畔连续数日的“卡雀哇”,祈祝着来年的丰收,人们用通宵的篝火与歌舞来迎接新年。

  哈尼族的长街宴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壮族的花山节更沉浸在赛龙舟、射弩、对歌的欢笑声与呐喊声中……贯穿全年的节庆,是一辆辆“民族文化直通车”,带你直抵民族文化生活的核心场景。

  你可以在彝族的海菜腔中,听到吹拂过异龙湖的风声。白族调则如洱海般悠扬婉转,是启蒙诗,也是情歌调。哈尼族的哈巴、四季调,如同梯田上的绿浪起伏汹涌,讲述星空与物候的变换,也述说山林与江河的恩泽。傈僳族的多声部“摆时”,又如三江并流一带的山间云雾,时而轻灵飘渺、时而重叠缭绕。

  还有苗族的“飞歌”与“酒歌”自带遨游群山的磅礴气势,怒族的“哦得得”简练质朴又饱含深意,拉祜族的“咕嘎阔”从历史深处缓缓吟来,独龙族的民歌“门祖”有如独龙江水,蕴藏着原始的力量与朴实的智慧。这些悠远的民族音韵任君采撷,从此,《小河淌水》《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蝴蝶泉边》融入了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旋律记忆。

  你也可以在德宏欣赏一支优雅空灵的傣族孔雀舞,但同为傣族的象脚鼓舞,却坚定稳重、充满力量。彝族的阿细跳月、壮族的坡芽歌书,都传递着青年男女间纯真炙热的情感。在德宏陇川,景颇族盛大的“目瑙纵歌”是一年一度的万人狂欢,整个大地仿佛在这欢歌热舞中跃动……

  根据《云南省志·民族志》中的记载678体育官网页版,云南已收集到的山歌小调有11万多首,民族民间舞蹈约有6200多套,充分展现了云南作为“歌舞的海洋”的底蕴。

  融入云南的方式,当然还有在舌尖上悠游四方。云南绝不亏待每个旅人的胃,景颇族的手抓饭、阿昌族的过手米线、德昂族的酸笋炖鸡、基诺族的芭蕉肉、拉祜族的土锅鸡,这些美食只是了解云南美食的“初等教材”。

  勇敢的旅行者还会乐于尝试那些看似“黑暗”的料理——傣族在牛的盲肠中找到胃液胆汁混合物,制成一道道清凉碧绿的苦撒;白族用稻草给新鲜的猪肉火烧去毛,再将生猪肉分切成薄片或丝状,“生皮”的食用还要佐以种种秘制的灵魂蘸水;拉祜族的血拌肉选用新鲜的猪脊肉、护心血,拌以种种调味料与香料,成为年节时的一道佳肴。这些料理仿佛通往云南人内心世界的钥匙,敢于尝试的旅行者,一定会受到当地人最诚挚的赞赏与接纳。

  哀牢山—元江河谷是云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不仅划分了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两大地貌区,也成为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元江以北的建水、石屏、通海都是浓郁的古城,而南面的哀牢山区中则散落着众多的土司衙署和民族村寨。

  但云南最奇妙的魔力,不在横向的水平空间,而在纵向的垂直梯度。从中越边境河口的海拔76.4米,到横断山脉梅里雪山的海拔6740米,云南是中国最“立体”的省份之一,地形上巨大的海拔落差,折射为垂直的民族生态。哪怕在同一座山上,不同的海拔也往往生活着不同的民族。

  在元江流域,傣族和壮族如同河谷的守护者,热带田园风光如画,翠绿的稻田与摇曳的椰影交织成河流的诗篇。山腰之上,哈尼族世代如同大地的雕刻师,层层叠叠的梯田如翡翠般镶嵌在起伏的坡地,仿佛天地间的壮丽画卷。而在山尖之上,彝族是高山上的守望者,以旱地轮作的方式,书写着他们与天地相处的传奇。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一句流行的民谚,朴素地描绘了不同民族的垂直分布状况,“苗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这种融洽、包容的民族关系,是云南各民族最宝贵的文化传统。

  不同民族在资源有限、又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可以和谐共存,这并非宣传语汇,而是可感的社会现实。陈亚颦以“共生”一词,来形象地形容云南的民族关系。垂直分布格局,决定了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经济方式,彼此之间的互补大于竞争,这也使云南各民族都有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包容的氛围。

  在最直观的层面,这种“共生”促使许多云南人天然地谙熟不同民族的文化与语言,自幼成长为熟练的“多语者”。《云南画报》的何新文曾经游历省内的众多民族村寨,他在高黎贡的群山中,不时见到一个家庭中生活着四五个民族,而彼此之间的对话,也常在不同四五种民族语言间无缝切换。在大理的龙泉巷内,不足300米的小巷中生活着汉族、白族、回族、藏族等多个民族,而这种多民族生活在同一社区乃至同一家庭的现象,在云南并不鲜见。

  元江流域至今还有“牛马亲家”,哀牢山区的哈尼人家和坝区的傣族,会两家共同养一批小牛或小马,作为两家人的共有财产。受到立体气候的影响,每年三四月份,坝区的傣族开始春耕播种,到五六月时,山区里才开始耕作,这些牛马才送到山上。牛马亲家之间会形成非常亲密的关系,傣家常会赠送一些稻米,哈尼人去坝区赶街时,也会给傣家带上一些山货。

  在滇南的景迈山,不同民族在筹措山康节的过程中同样各司其职。当地学者李莲就记录了这样的分工场景:“布朗族寨子的人负责挑选、轮流喂养牛并负责栽剽牛桩,还得由傣族寨子的人负责制作拴牛绳(必须用竹子编制而成),由佤族寨子的人负责准备仪式用的水,由拉祜族寨子的人负责准备大鼓并在活动过程中不停地敲响它。”

  来自中原地区的先民对白族、纳西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白族的建筑、服饰、信仰,都有鲜明的中原文化印迹。而纳西族崇文重教的传统,在丽江古城中留下一块“天雨流芳”的牌坊,这极富诗意的汉字,其读音恰恰是纳西语中的“读书去吧”。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但这个节日也被生活区域相邻、生活习俗相近的布朗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等共同分享。

  这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共生共荣的民族文化传统,使云南各民族始终以统一、团结为主旋律,更在近代时为中华民族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源泉。

  时期,同在云南的顾颉刚与费孝通有过一场重要的民族讨论,奠立了“多元”与“一体”的民族理论雏形。我们今日熟知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概念正是费孝通于1988年提出的,其中关于各个族群在漫长历史中的交流、互鉴、融合的论述,便显然受到顾颉刚的影响。如今,“多元一体”等词汇早已进入大众场域,这场滇池畔的学术讨论,仍是我们理解“民族”概念的重要参考。

  也在这一时期,日益浮现的国家与民族危机,更激发了纳西学者方国瑜的爱国主义情怀。他在云南大学创办西南文化研究室,对云南民族研究,对中华民族团结,都产生了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等“直过民族”,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成为社会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普洱的民族团结誓词碑更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26个民族的代表在这里举行剽牛,喝下咒水,从此“一心一德,团结到底”。

  2020年,怒族、傈僳族实现整族脱贫。至此,云南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实现整族脱贫。

  通过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劳务输出、安居工程、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六大工程,以及“一族一策、一族一帮”的特殊政策,云南“直过民族”聚居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因受到高黎贡山阻隔而交通极为不便的独龙江乡,随着长达6680米的独龙江公路隧道的开通,结束了靠着人背马驮来运输物资、一到冬季便大雪封山的历史,使这片昔日的“秘境”进入更多旅行者的视野。2018年,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成为我国第一个整族脱贫的少数民族。

  硬化道路、太阳能、燃气灶、篮球场、图书室,这些现代化的交通、生活、文体设施在一处处偏远的民族村镇涌现;怒江、独龙江上的溜索不再有各族同胞冒险涉江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又一座跨江大桥;基诺山中,上演着“基诺大鼓舞”的巴坡村每年吸引超过20万游客到访;2019年4月,独龙江乡还成为云南第一个开通5G网络的乡镇……云南履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云南的年轻人们,也在良好的教育中踏上追梦的征程。1951年,云南民族学院(今云南民族大学)成立,此后的数十年间,为云南的25个世居少数民族,培养出了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党政管理干部、教育专家、企业家……位于丽江的宁蒗彝族自治县从1988年起便开始了与江苏海安市的教育合作。宁蒗从教育弱县成长为云南省的教育强县,更成为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县,东西部的合作结出累累硕果。传统的民族文化,融入了现代活力,有了新的内涵。

  深藏于古老边地的非遗传统,也在新时代重获新生。遥远的高山峡谷,云南的山河中曾回荡过的语言与歌谣,被系统地以现代的录音录像设备、数字化技术所记录。每一个发音,每一段叙述,将千百年来的生活与记忆,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傣族的象脚鼓声,佤族的木鼓舞,哈尼族的四季生产调,那些曾经只在节庆时回荡在村寨间的旋律,如今通过现代化的舞台和音响,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乌银走铜、花灯、滇剧、跳菜等非遗传承不仅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还拓宽了市场化的活态传承之路。傣族剪纸与数字技术结合创造出了动画短片,德昂族酸茶开始服务于现代的养生习惯与观念,过桥米线的香味早已渗透进大江南北的街巷,如今更以自热方便米线产业链,将云南的滋味呈现在世界面前。

  为加强民族语言文字的存史及保护,云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正在建设少数民族语言字库,并积极筹划民族语言文字及音视频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留存保护工作。如今,云南已经创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和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更多达85个。

  云南的种子,植根于多元的沃土,绽放出新的生命之花。在这里,过去与未来交织,传统与创新共舞,各民族文化如同一条条河流,汇聚成这片土地上永不停歇的生命之歌。

  从昆明的热烈讨论到高黎贡山巍然耸立的界碑,从普洱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到今日深入山村的乡村振兴政策,不变的是根植于每一寸土地、流淌于每一条河流中的团结互助精神。这种精神,在“多元”的表象下,展现出对“一体”格局的深刻认同,是云南千百年来在历史风云中,积淀出的宝贵精神财富。

  随着时代的变迁,云南的民族分布格局也在悄然演变。曾经的边地村落,如今正与全球脉动接轨,塑造出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云南。在各民族共生共荣中形成的民族团结基因,早已深深嵌入这片土地的肌理之中。新征程上,云南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相知相亲相惜,在融荣与共筑美好未来。

  2.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云南省志 ·卷七 , 民族志:1978 ~ 2005》,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21年。

  5.秦明豫:《我省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云南日报》,2023年5月16日。

  6. 马戎主编:《“中华民族是一个”:围绕1939年这一议题的大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7. 林超民:《中国历史整体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9. 杨文顺 、特姆:《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第6期。

  10. 陈亚颦 、杨俊:《论民族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9期。

  11.李正雄:《云南省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云南日报》,2024年01月24日。

  12.王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云岭大地现代化建设》.《求是》,2024年第7期。

  图片来源丨孙川、孙澍、楼学、李贞泰、云南省摄影家协会、视觉中国、刘光信(封面)、王军(头图)、桂金再(头图)

相关推荐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tel:400-123-4567

微信咨询
678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返回顶部
X678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eixin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